【代聊包養網站比較生】咨政耆老與先秦治國理政 ——以清華簡“書”類文獻為中間的考核

作者:

分類:

咨政耆老與先秦治國理政

——以清華簡“書”類文獻為中間的考核

作者:代生

來源:《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10期

 

內容撮要: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中《殷高宗問于三壽》《厚父》《祭公》《鄭文公問太伯》《成人》等篇記載了君王向耆老請教為政,還有部門篇章強調重用耆老,反應了先秦時期咨政耆老的傳統。雖然時勢分歧,但耆老的答覆都指向了以史為鑒、效法先王、任用賢才、修養本身等問題,這些思惟恰是中國現代的治國理政之要,也是千百年來構成的優良傳統。君王咨政耆老,既是遵守陳舊的政治軌制,也是政治現實的需求。從清華簡及相關記載可以了解,耆老在中國現代歷史文明的傳承中起到了極為主要的感化。

 

關鍵詞:耆老/咨政/清華簡/書類文獻

 

基金項目: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國學單列課題“《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六)收拾研討”(同意號:18GZGX30);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包養管道目“清華簡《系年》與東周國別史研討”(同意號:16CZS036)。

 

作者簡介:代生,山東師范年夜學齊魯文明研討院副傳授

 

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已經公布了九輯,多是與經史有關的內容,既有以史為鑒的啟發,也有有名人物(如子產)為政思惟的論說,與治國理政息息相關。此中《殷高宗問于三壽》《厚父》《祭公》《鄭文公問太伯》《成人》等篇是君王咨政耆老的對話,還有《皇門》《晉文公進于晉》《子產》等篇觸及重用耆老尤其惹人注視。已有學者對個別篇目展開研討,①我們認為,可將這些文獻在分類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研討,特不揣谫陋試加以探析。

 

一、咨政對象

 

耆老,許慎《說文解字》云:“耆,老也。”《禮記·曲禮》則說:“六十曰耆”,加上了年齡限制。本文討論采用許慎的說法,并把耆老籠統視為年長而年高德劭者的通稱。根據清華簡所載,可將咨政對象分為執政耆老、前代遺老兩類,并有君王慰問“重疾臨終”耆老而咨政的特別情況。②

 

(一)請教、重用執政耆老

 

清華簡《殷高宗問于三壽》記載的是商王向“三壽”請教為政的對話,③三壽指年齡分歧的壽老之人,《莊子·盜跖》說“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④,簡文則稱呼為“少壽”、“中壽”,并將彭祖視為“上壽”。從內容看,全篇重要是商王與彭祖的對話,少壽、中壽只是陪襯,所觸及的政管理念也為晚出,應是依托之作。

 

彭祖歷來被看作是老壽之人,如《列仙傳》說“彭祖者,殷年夜夫也。……歷夏至殷末,八百余歲”⑤。李均明師長教師即指出該篇“較周全地展現其超出養包養一個月生而展現政管理念的一面。這種托名高壽白叟的論說,實則是對實踐經驗的重視,作者顯然已將彭祖作為經驗之談的抽像代表展現給眾人”。⑥我們認為,殷高宗向彭祖等耆老請教為政當有其事,該文或僅是內容上的依托。

 

前人有尊老的傳統,尊老不僅在于孝養,還善于聆聽教誨,遵從其道,故而孔子有“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的說法。可否遵從耆老之言也是判別一個君主能否適合從政的主要依據,如《國語·周語上》記載的魯孝公務跡:

 

三十包養違法二年春,宣王伐魯,立孝公。諸侯從是而不睦。宣王欲得國子之能訓導諸侯者,樊穆仲曰:“魯侯孝。”王曰:“何故知之?”對曰:“肅恭明神而敬事耇老,賦事行刑,必問于遺訓而咨于故實,不干所問,不犯所咨。”王曰:“然則能訓治其平易近矣。”乃命魯孝公于夷宮。⑦

 

周宣王討伐謀殺魯懿公的伯御,惹起諸侯不睦,他想物色“能訓導諸侯者”,最終選擇了孝公,這與孝公能敬事耆老、善于傾聽耆老教訓并加以踐行有很年夜關系。在周王看來,只要這般才幹“訓治其平易近”,說明西周時代敬事耆總是現代君王的主要操守和德性。

 

清華簡中也有周代咨政、任用耆老事跡的記錄,如第一輯《皇門》篇說:“惟正[月]庚午,公格在庫門。公若曰:‘嗚呼!朕寡邑小邦,蔑有耆耇慮事屏朕位。’”⑧傳世《逸周書·皇門解》篇所記周公的話是“下邑小國,克有耇老”,對于此句,楊寬師長教師解讀說:

 

保留于《逸周書》的《皇門解》,記載周公在宮門會見“群門”時所作的講話。……“群門”是指周的許多“年夜門長子”,就是各個大批的族長。“會群門”是各大批族長的按期年夜會見,當是從原始社會末期軍事平易近主制時期氏族長老的議事會演變而來。周公在講話中,開頭就說:“下邑小國,克有耇老。”因為講話的對象都是宗族的長老。⑨

 

楊師長教師所言頗有事理,宗族的長老在當時具有較高的政治位置,這源于中國現代宗法制的風行。周公的講話,表達了對宗族長老的重視。

 

清華簡《晉文公進于晉》篇記載晉文公重耳回國即位:“明日朝,屬邦耆老,命曰:‘以孤之久不得由二三年夜夫以修晉邦之政,命訟獄拘執釋折,責毋有,四封之內皆然。’”⑩應該說,晉文公將權力賦予“邦之耆老”有著深入的歷史佈景和現實緣由,他已在外亡命十九年,雖然獲得秦國的支撐,但政治位置還不穩固,同時,他對國內的局勢也不熟習;耆老則否則,他們深知重耳出自先君晉獻公,被驪姬所讒而出逃,對重耳的遭受深表同情,所以在重耳亡命過程中就不斷有人主張迎立他;十幾年來晉國君主的頻繁更換使得國勢日衰,耆老對國政憂心忡忡,而重耳對耆老充足尊敬,他們必定會自覺地擁護重耳并貫徹其政令。

 

晉文公對耆老的重用,《國語·晉語四》也有記載:包養甜心網“元年春,公及夫人嬴氏至自王城。……昭舊族,愛親戚,明賢良,尊貴寵,賞功勞,事耇老,禮賓旅,友故舊。……政布衣阜,財用不匱。”(11)“事耇老”是重耳執政的主要舉措,這一做法不僅包養網單次穩定了人心,並且對晉國敏捷成為年齡霸主也有主要意義。《國語·晉語八》記載晉卿叔向說“吾聞國家有年夜事,必順于典範,而訪諮于耇老而后行之”(12)。叔向在政治上較為守舊,主張“奉之以舊法,考之以先王”(《左傳》昭公五年),這恰好說明“訪諮于耇老”這一現代主要的政治軌制在晉國實施已久。

 

比來公布的清華簡第九輯《成人》篇,是“成人”向楚王介紹典獄刑法等內容的文獻,對研討先秦治國之道和法制史有嚴重意義。文中的“成人”是誰難以確定,但“其位置或與文獻中的‘老成人’‘耇成人’相當”。(13)“成人”作為大哥而年高德劭的年夜臣答覆楚王的疑問,這是向耆老咨政的主要事例。

 

(二)尋訪咨政前代遺老

 

政權更替,王朝易代,清楚前代政治情況和滅亡教訓是新王朝樹立者的急切請求。在汲取前代教訓方面,周王朝可謂范例。其實,周人在克商以前就不斷總結商王朝衰敗的緣由,到了王朝樹立之初,更是戒懼謹慎。他們總結經驗教訓的方法良多,此中一個主要方法就是向前代遺老咨政,這方面文獻多有記載,如《呂氏年齡·慎年夜》篇載:“武王勝殷,進殷,未下輿,命封黃帝之后于鑄,封帝堯之后于黎,封帝舜之后于陳。下輿,命封夏后之后于杞,立成湯之后于宋,以奉桑林。武王包養平台乃恐懼,慨氣流涕,命周公旦進殷之遺老,而問殷之亡故,又問眾之所說,平易近之所欲。殷之遺老對曰:‘欲復盤庚之政’。”《呂氏年齡·簡選》篇載包養甜心網武王“顯賢者之位,進殷之遺老,而問平易近之所欲,行賞及禽獸,台灣包養行罰不辟皇帝;親殷如周,視人如己,全國美其德,萬平易近說其義,故立為皇帝”。(14)兩篇記載非常類似,可見封圣王后裔,進殷遺老而問平易近之所欲、殷之亡故是周人立國之初的主要舉措。

 

武王、周公不僅本身重視耆老,還請求諸侯貴族向殷遺老請教、咨詢政治問題。如《史記·衛康叔世家》記載周公擔憂康叔年輕沒有治國經驗:“乃申告康叔曰:‘必求殷之賢人正人長者,問其先殷所以興,所以亡,而務愛平易近。’告以紂所以亡者以淫于酒,酒之掉,婦人是用,故紂之亂自此始。”(15)周人分封,將周貴族連同殷遺平易近一路封至各地,除了意在將殷人勢力分化崩潰、進行監督掌控外,還對殷商貴族采取了懷柔政策,重用殷商遺老,無疑是盼望借助他們加強統治。從實際後果來看,殷遺老在商周兩族之間的確起到了緩和牴觸的感化。

 

就具體咨詢對象看,武王曾向箕子請教,《史記·周本紀》載:

 

武王已克殷,后二年,問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惡,以生死國宜告。武王亦丑,故問以天道。(16)

 

武王問天道的結果,就是《尚書·洪范》。周人不僅接收商亡教訓,對夏朝興起的教訓也留意汲取。“我不成不監于有夏,亦不成不監于有殷”(《尚書·召誥》)就是周人發自內心的考慮。清華簡《厚父》就記載了“王”向耆老厚父咨政,關注夏朝興亡得掉的對話。厚父是誰?從對話內容看,“王”先向厚父說明夏代年夜禹、啟有著輝煌的業績,稱呼其為“哲王”,厚父則稱為“前賢王”,可知厚父為夏人后裔。咨政的“王”天然是后世王朝君王,根據學者的研討,“王”指周王。(17)《厚父》是一篇周王向前代遺老厚父咨政的對話。

 

(三)由問疾而咨政耆老

 

生老病逝世,人之常道。君王在重臣疾病時多會親自前去慰問,探視時的對話往往觸及年夜臣對國家政治、國君的盼望與囑托,這種方法對君王來說有良多次,相對年夜臣而言能夠只要一次,我們稱之為問疾咨政。清華簡中《祭公》和《鄭文公問太伯》就是這種咨政方法的代表。

 

清華簡《祭公》篇記錄的是周穆王慰問沉痾的祭公謀父,穆王一開始就強調“余畏天之作威。公其告我懿德”,(18)對祭公謀父染病表現無奈和可惜,盼望他能夠將有關治國的“德”——經驗傳授給本身,于是有了祭公謀父情真意切的諫言。有關這番對話,張懷通師長教師認為“《祭公》就是穆王向國家宿老祭公的‘乞言’,其性質就是‘悖史’”。(19)此說頗值得關注。

 

清華簡《鄭文公問太伯》則是年齡時代的鄭文公在當邑掌權的太伯疾病時前去看望而產生的對話,文公以本身幼弱“譬若雞雛”作喻,強調遭到太伯庇佑,并請求太伯對本身加以教誨以推動國家發展。(20)

 

二、政治關注與問對特點

 

君王以坦誠之心向政治經驗豐富的耆老請教,耆老的答語天然成為對話的重心。在這里無妨試剖析總結耆老的政治關注以及君臣問對的特點。

 

(一)政治關注

 

1.以史為鑒

 

以史為鑒、效法先王先君是中國現代的主要傳統,清華簡中許多篇目都包括了這一思惟。耆老作為歷史的見證者,與年輕的君王比擬,有著豐富的閱歷和政治經驗,所以當他們把這些政治包養故事經驗傳遞給下一代時,往往是以歷史為鏡鑒。

 

《厚父》包養一個月篇中,周王先頌揚了夏哲王禹、啟的功績,認為他們是值得效仿的先王。厚父則從背面做了陳述,認為“慝王”夏桀“弗用前賢王孔甲之典刑,顛覆厥德,沉淪于非彝,天乃弗赦,乃墜包養dcard厥命,亡厥邦”。(21)這一對比,強調了興亡的經驗教訓,是盼望周王以史為鑒。

 

《祭公》篇記載祭公謀父與周王配合追憶了周文王接收天命、武王克商樹立王朝的經驗;然后勸諫周穆王“監于夏商之既敗,丕則亡遺后”,請求周王及三公要汲取夏商二代興起的教訓,祭公謀父認為只要這樣,周邦統治才幹“至于萬億年”。(22)

 

《鄭文公問太伯》篇中太伯先向文公強調了先君鄭桓公、武公、莊公為鄭國立國、擴展邊境、壯年夜國力的武功武功。太伯甚至還把儒家所諱言的鄭莊公與周王的戰爭稱為“逐王于葛”,盼望文公效仿,毫無避諱之意;接著太伯也把先君昭公、厲公時代的內爭弱國作為背面教材加以批評,最后還指出“吾若聞夫殷邦,湯為語而受亦為語”,(23)湯與商紂聽到的是同樣的勸諫,結果卻不雷同,體現出強烈的以史為鑒的思惟。

 

2.任用賢才

 

《祭公》篇祭公謀父強調“汝毋以嬖士塞年夜夫卿士”(24),盼望周穆王不要僅以本身的愛好任用人才,不克不及任人唯親而梗阻賢才。《鄭文公問太伯》一篇對賢才的重視更為凸起,太伯先從為臣之本說起,指出作為人臣有諫諍君王的責任。在敘述先君業績的同時強調鄭國的發展在于他們能夠團結年夜臣,“鼓其腹心,奮其股肱”(25)。最后在對鄭文公的寄言中,更是明確指出要重用孔叔、佚之夷、師之佢鹿、堵之俞彌四人。還用良醫醫疾的比方教導文公,盼望他任用賢能,這些話語可謂諄諄教誨。

 

可以附帶討論的是清華簡《鄭武夫人規孺子》篇,該篇記載了鄭武公逝世后鄭武夫人(即《左傳》中的武姜)與其子鄭莊公爭權的明爭暗斗,鄭武夫人盼望莊公“毋知邦政,屬之年夜夫”,試圖阻撓莊公親政,天然是用心叵測,她的見解遭到了部門年夜臣的非議。但若從重用耆老的角度看,鄭武夫人所言不是沒有事理,她盼望莊公像先君那樣“任用賢才”,尤其是重用曾經輔佐先君的遺臣“二三老”。(26)文章的宗旨雖有待考核,但主張任用耆老的見解顯而易見。

 

3.低廉甜頭修身

 

為政與為政者的素質修養親密相關,歷代統治者為了維護政權的長治久安,都非常留意本身修養的晉陞。尤其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強調“為政以德”,成為千百年來統治者所奉行的行為準則。

 

清華簡中的許多篇章都強調了修身與為政的關系。《祭公》篇中,祭公請求穆王“汝毋以戾茲罪辜亡時遠年夜邦,汝毋以嬖御塞爾莊后,汝毋以小謀敗高文,汝毋以嬖士塞年夜夫卿士,汝毋各家相乃室,然莫恤其外。其皆自時中萬邦”(27)。在這里,祭公連續用了五個“毋”,都是盼望周穆王要修養本身,不克不及因女色而舍棄“莊后”,因個人愛好損害國家好處,因個人私好而梗塞進賢之路,等等。《鄭文公問太伯》中太伯請求“孚淫媱于康,獲彼荊寵”(28),不要貪戀女色而誤國,這與當時的政治形勢親密相關,都是對君王修身謹行的請求。

 

4.以平易近為本

 

平易近本思惟是中國現代治國理政的主要理念。《厚父》中有較年夜的篇幅宣揚民氣、平易近本思惟,所觸及的問題值得重視,一是厚父所言“古天降下平易近,設萬邦,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天主亂下平易近”(29)這一段話,又見于《孟子·梁惠王下》:“《書》曰:‘天降下平易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天主寵之。’”(30)立君甜心寶貝包養網為平易近的思惟,充足說明了平易近重君輕的思惟理念。二是厚父“民氣惟本,厥作惟葉”的話,提出民氣是政治的最基礎,強調民氣的主要性。可以說,這是厚父所談的焦點問題,這一討論正符合周初的思惟主題,據此可以推斷其當是周王與夏遺老厚父的對話。

 

(二)咨政對話的特點

 

雖然君王分歧,咨政對象各異,所處的時代也不雷同,可是耆老們所關注的內容卻集中在以史為鑒、任用賢才、修養本身、以平易近為本等方面,這些思惟恰是中國現代的治國理政之要。當然,因面對的君主分歧,時勢分歧,耆老的答語也呈現出必定的特點。如向前代遺老的請教,此時君王與遺老的君臣關系剛剛確立,雙方都較為謹慎,君王往往先稱頌遺老先祖樹立王朝、發展壯年夜的豐功偉績,待有配合話題后才向遺老提問有關興衰的問題,也多不婉言前王之衰敗。《厚父》篇就是這樣,周王先描寫了年夜禹、啟的業績,才談到為何國運不克不及長久,引出厚父的答語。對話中,周王談及夏啟任用皋陶,而《史記·夏本紀》說:“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而后舉益,任之政。”(31)上博簡《容成氏》也說:“禹有子五人,不以其子為后,見皋陶之賢也,而欲以為后。皋陶乃五讓以全國之賢者,遂稱疾不出而逝世。禹于是乎讓益,啟于是乎攻益自取”。(32)可知,皋陶之逝世在夏啟即位前,故而周王所言“啟用皋陶”有誤,但厚父沒有糾正周王的說法,反卻是對夏桀等王不克不及繼承前賢王傳統充滿憤怒。最后,在周王的引導下,厚父詳細地談了民氣等政治問題。應該說,厚父的答覆中規中矩,與周王堅持了必定距離。

 

再看問疾咨政的情況,這種問政方法,起首是君王在年夜臣疾病難愈的情況下對性命的愛護,同時盼望將病者的政治盼望、政治經驗留給后人,充足體現了君王對臣下的關愛。相對年夜臣而言,君王的慰問,是一種宏大的鼓勵和信賴。一番客套之后,耆老邁臣便提出了鋒利的批評和諄諄囑托,如《祭公》中祭公謀父與周穆王的對話,雖然開初祭公比較客氣,但談到時政時他直指穆王為政的缺點,提出了諍諫。《鄭文公問太伯》篇也是這樣,先是雙方彼此勉勵,后來太伯則直陳時弊,指出鄭文公沉淪女色,不克不及任用賢臣,太伯所言不是泛泛而論,他明確指出應該重用孔叔、佚之夷、師之但鹿、堵之俞彌等人。這些勸諫不怕觸怒君顏,毫無保存,是一種高度的政治關切。

 

三、咨政耆老緣由探析

 

《禮記·內則》篇說:“凡養老,五帝憲,三王有乞言。五帝憲,養氣體而不乞言,有善則記之為悖史。三王亦憲,既養老而后乞言,亦微其禮,皆有悖史。”(33)由此記載可知,前人認為在五帝時代就有咨政耆老的傳統。文獻還有“西伯善包養網推薦養老”的記載,見于《孟子·盡心上》:“伯夷辟紂,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太公辟紂,居東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包養軟體’全國有善養老,則仁人以為己歸矣。”(34)周文王的“養老”,實際上是吸納了一批對商王朝統治不滿而年高德劭的耆老,太公姜尚等一批年長之人就成為周人克商的元勳。可見周人很早就有籠絡耆老、仁人的意識。

 

本文所討論的幾篇文獻,如《祭公》篇又見于《逸周書》,學者普通認為是西周文獻;《厚父》所論平易近本思惟等,也是周初文獻所關注的重點,可以說明西周時代確實存在咨包養甜心政耆老的政治軌制。當然,這一軌制的構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并與上古時代的禮俗親密相關,在此無妨進行簡單梳理。

 

(一)農耕文明尊老倫理傳統

 

在原始農耕社會,經驗是獲取勞動結果的主要一環,人們要依據經驗種植、治理和收獲,依據經驗從事手工加工等,尤其在發生天然災害時,豐富的經驗成為家族、氏族渡過難關、獲得收穫的主要保證。千百年來,這些經驗不斷積累,卻往往在氏族內口傳心授,作為傳承者的耆老,他們應用所學、所傳知識推動本氏族的各項生產順利進行,一朝一夕,其在家庭、家族中的位置就凸顯出來。在中國上古時期構成的原始平易近主制中,依附豐富的政治經驗,這些年紀較年夜的耆老、長老在氏族事務處理時就逐漸把握了話語權。“農業是整個現代社會的決定性的生產部門”,(35)中國現代尤其這般,雖然發生王朝更替、社會變革,但基于濃厚的血緣關系、宗族宗法觀念,尊重長者的觀念卻長期堅持下來,成為一項主要的政治軌制。《逸周書·皇門解》篇所記周公對耆老的重視恰是這一軌制的反應。

 

這種情況似乎分歧于游牧平易近族,如《史記·匈奴列傳》載匈奴的習俗是“壯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貴壯健,賤老弱”(36)。年輕體壯者是生涯資料的獲取者,為了能夠促進社會的持續發展,游牧平易近族逐漸構成了“賤老弱”的習俗。由此可見,尊老敬老的傳統與中國農耕文明親密相關。

 

(二)禮制和教導軌制的推動

 

《禮記·王制》說:“有虞氏養國老于上庠,養庶老于下庠;夏后氏養國老于東序,養庶老于西序;殷人養國老于右學,養庶老于左學;周人養國老于東膠,養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國之西郊。”(37)這里的“庠”、“序”、“學”是現代教導場所,同時也是養老、祭奠甚至議事的處所。君王、貴族後輩自小就接收以耆老為師保的教導,其為包養犯法嗎人、為學、為政都遭到了耆老的影響,尊師重道的觀念助推了對耆老的重視。咨政耆老的傳統與中國現代教導軌制的構成與推動密不成分,可謂相輔相成。如《孟子·梁惠王上》載“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38),將教導場所“庠序”和“孝悌”并舉,可知二者的親密關聯。

 

在這方面最為凸起的是漢代所奉行的“三老”軌制,漢代周全奉行以孝治國的政策,充足發揮了耆老的感化。如《后漢書·禮儀志上》記載:“明帝永平二年三月,上始帥群臣躬養三老、五更于辟雍。行年夜射之禮。郡、縣、道行鄉飲酒于學校,皆祀圣師周公、孔子,牲以犬。于短期包養是七郊禮樂三雍之義備矣。”(39)三老五更在學校舉辦祭奠禮儀,同時教導貴族後輩,自上而下延長至郡、縣、道,三老在漢代肩負起祭奠、教導、教化的職責,構成了養老與教導的統一。漢代以后,唐、宋、元等朝代都重視耆老,他們對基層社會的穩定和風俗教化等起到了不成替換的感化,這是中國現代將重老養老與充足發揮耆老在教導、社會教化等方面的感化相結合的結果。

 

(三)現實政治目標

 

普通認為,耆總是智者的代表,也是年高德劭的賢達之人。君王向耆老咨政,包養網dcard起首是在碰到政治年夜事時的急切需求,他們盼望借助耆老豐富的政治經驗來包養女人幫助本身處理政務,《晉文公進于晉》所載晉文公重用耆老就是代表;其次是想籠絡分歧宗族、血緣的氣力,將這些政治氣力凝集在一路為本身服務,周初統治者對前代遺老的咨政、重視就體現了他們的這一愿看;再者是呈現尊老敬老的姿態,通過其示范感化,教化平易近眾,引導社會風氣,以籠絡人心。

 

四、耆老與現代歷史文明的傳承

 

風俗學者苑利師長教師曾將“平易近間故事”傳承路線分為“血緣傳承、業緣傳承、地緣傳承、江湖傳承以及書面傳承五類”,我們認為這對研討中國現代文明的傳承也有主要價值。“血親傳承是人類社會出現包養價格最早的文明傳承方法。……配合的原始心思和集團意識,包養價格ptt創造了配合的祖先神話、史詩和傳說,并在血親范圍內世代傳承。這種以氏族祖先崇敬為主體的文明傳承,在整個原始文明傳承中具有主要位置。”(40)寶貴的政治經驗、文明知識好像財產一樣,原只在氏族內部傳承,這奠基了耆老的社會位置。隨著時代的發展,分歧氏族血緣關系逐漸被打破,耆老的文明知識、經驗也在分歧血緣關系間傳遞。

 

耆老對上古知識、經驗的總結往往被加工后而廣為傳頌,如《莊子·寓言》篇說“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為耆艾。年先矣,而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長短先也”。王先謙集解曰:“此為長老之言,則稱引之。《釋詁》:‘耆艾,長也。’”(41)饒宗頤師長教師指出“重言”是被人所(尊)重之言,并認為郭店“楚簡《語叢》所抄寫的東西,很能夠就是墓主人隨手摘記的先代耆艾的重言”。(42)饒師長教師眼光如炬,所論甚是。《語叢》這類作品,語言精短,富有深入的哲理,既便于懂得,又便于記憶,有利于文明知識的傳遞和傳播。

 

耆老在文明傳承中的感化,在這里可以《厚父》篇為例簡略討論。厚父是夏人后裔,在與周王的對話中特別強調“德”、“民氣”思惟,劉國忠師長教師指出:“厚父在總結夏代歷史的過程中,對于德政的推重和倡導,能夠也直接影響到了周人的治國思惟,并直接影響到了周人對于夏代的認識。”(43)并引遂公盨有關“德”的記載討論禹之德,其說可托。遂公盨是2002年進躲中國保利藝術博物館的一件青銅盨,因其銘文記載年夜禹治水而廣為學者關注,更值得一提的是全篇共有98字居然6次提到“德”,可謂現代主張以德治國的典范,其銘文起首強調的就是年夜禹之德。由《厚父》篇可以看出,周人有關德的認識,能夠來自接收前代經驗教訓尤其是夏代年夜禹以德為國的理念而來,李學勤師長教師曾指出遂公盨之遂,是虞舜的后代,(44)《左傳》昭公八年記載說:“自幕至于瞽瞍無違命,舜重之以明德,置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賜之姓,使祀虞帝。”(45)這里強調“遂”立國就是為了繼守舜的明德,說明德的思惟觀念可以推早到虞舜時代。而重德的理念是經“遂國”以及厚父傳遞到周代的。

 

也有學者留意到了《厚父》與遂公盨的聯系,如寧鎮疆師長教師認為:“依《厚父》篇開頭的表述,一方面‘禹功’并不觸及‘差地設征’或‘任土作貢’的內容;另一方面,不少學者都提到,雖然《厚父》篇‘川’字後面多有殘缺,但這顯然應該就是傳世文獻及豳公盨銘文中的‘浚川’,而豳公盨銘文上面即說‘乃疇方,設征,降平易近,監德……’顯然已開始講政治要素的‘發生學’內容,適當《厚父》下文的‘乃降之平易近,建下邦’,由此來看,《厚父》開篇所述實與豳公盨銘高度類似。”(46)遂公盨是西周中期的青銅器,這一討論,加倍印證了《厚父》篇的可托性和文本的晚期性。

 

通過以上討論不難看出,虞夏商周之文明不斷傳承,虞舜之“德”傳至年夜禹,又由周人所秉承發揚;夏代重平易近的思惟傳承至周,恰是厚父包養網評價等耆老的教誨使得文明能夠跨越分歧部族而傳承,尤其是一些原僅統治者內部傳承、“秘而不洩包養俱樂部”的政治經驗、文明知識,也通過咨政遺老等方法傳承下來。故而孔子在答覆子張“十世,可知也”的提問時,能夠給出“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為政》)的謎底。咨訪耆老,使得周人能夠盡快清楚并秉承這些政德,實現社會的穩定發展。由此可知耆老在中國現代歷史文明的傳承中起到了極為主要的感化。

 

暮年歸魯的孔子,被稱為“國老”、“耆老”,也是魯哀公咨政的對象,答覆了魯國君臣有關政治、文明等方面的咨詢,出土及傳世文獻有關魯哀公問孔子的眾多資料可作證據,孔子暮年留下的文明遺產,更是中國文明史上的瑰寶。

 

清華簡《厚父》《祭公》《鄭文公問太伯》《成人》等篇記載的是君王與年夜臣對話的實錄,《厚父》《祭公》是周書類文獻,《鄭文公問太伯》是鄭書類文獻(47),《成人》是楚書類文獻(48)。《漢書·藝文志》認為“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舉必書,所以慎言行、昭法度也。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年齡》,言為《尚書》”。(49)可知這些文獻的天生,與史官的記錄有關,是周代咨政軌制的產物,從而被納進“書”類系統。《書》“旨在記錄并傳遞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召公等圣君賢臣在各種嚴重場合的言行,從而為年輕一代貴族塑造一種配合的價值觀念”(50)。此言甚是,這提醒了書類文獻“經世致用”的目標,上述清華簡中有關咨政耆老對話的篇章就是這般,都是盼望將政治經驗、教訓總結起來為現實服務并流傳后世。在這一過程中,貴族耆老發揮了不成替換的感化。

 

作為戰國時代的依托之作《殷高宗問于三壽》,選取彭祖作為問對對象也有著深入的佈景,《年夜戴禮記·虞感德》篇說:“昔商老彭及仲傀,政之教年夜夫,官之教士,技之教庶人。”(51)“老彭”之“彭”即彭祖,與仲傀都“是神話傳說中的殷代巫史圣人”(52)。他們能夠將“政道”、“官道”、“技藝”分別傳授年夜夫、士和庶人,正說明彭祖有“傳道”的職責。該篇殷高宗的提問、彭祖的答語從容不迫,對治國之道娓娓道來,情勢上具有戰國問對、辯論的特點,內容觸及祥、義、德、音、仁、圣、知等政管理念,明顯是一篇說感性質的文章,只不過采用了上古君王咨政的情勢罷了。

 

清華簡中諸多咨政耆老、重用耆老的篇章,不僅體現了中國現代尊老重老的傳統,也反應了上古社會管理的主要方法,值得我們深刻探討。

 

注釋:
 
①如張懷通《〈祭公〉與悖史》(復旦年夜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討中間網站,2012年4月25日,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1854);程浩:《清華簡〈厚父〉周書說》,李學勤主編:《出土文獻》(第五輯),上海:中西書局2014年版;張安:《上古“養老乞言”咨政的典範——清華簡〈厚父〉謨體性質初探》,《甘肅廣播電視年夜學學報》2017年第1期;張朋兵:《清華簡〈殷高宗問于三壽〉與先秦“訪問”軌制》,《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17年第1期;羅家湘:《臨終善言與性命的意義》,《河南師范年夜學學報》2017年第5期,多是就清華簡某一篇所觸及的咨政耆老問題進行討論。
 
②本文所論咨政對象,文獻原文有“國老包養網心得”、“遺老”、“耆老”、“耇老”等分歧稱呼,其所指意義也有分歧,難以統稱。張寅瀟認為“相較于‘耆老’廣泛的指稱意義來講,周代‘國老’的涵義則比較狹窄,普通指“‘國中年高德劭的卿年夜夫致仕者’……這些年高德劭者以前年夜多是國家的主要官員,在多年的政治歷練過程中,積攢了豐富的治國經驗,退休后被養在年夜學,皇帝或諸侯會為他們舉行盛大的養老禮,并向他們乞言,以求安邦定國之策”(見《先秦“耆老”、“國老”考論》,《殷都學刊》2018年第3期),其說可參。《禮記包養一個月·王制》記載“周人養國老于東膠,養庶老于虞庠”,可見還有“國老”、“庶老”的區分。“國老”重要是“周代年高德劭的大哥致仕者”,是周代禮制規定的咨政對象,咨于“國老”屬于政治常態;“耇老”指的也是大哥而德高者,《逸周書·皇門解》篇所言“耇老”,依照楊寬師長教師的意見當為“宗族的長老”;“遺老”見于《呂氏年齡》,重要指前代之人,成分不決,似不克不及稱為“國老”;被咨詢的沉痾老臣如祭公謀父和鄭太伯,多是執政為官而年長者,并未“致仕”。鑒于“國老”、“遺老”等詞的內涵的限制,本文僅籠統地以“耆老”來概稱討論的對象。承蒙審稿專家提出寶貴意見,在此深表感謝!
 
③李學勤主編:《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五),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版,第149—161頁。
 
④(清)王先謙撰,沈嘯寰點校:《莊子集解》卷八,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264包養合約頁。
 
⑤王叔岷:《列仙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38頁。
 
⑥李均明:《清華簡〈殷高宗問于三壽〉概述》,《文物》2014年第12期。
 
⑦徐元誥撰,王樹平易近、沈長云點校:《國語集解》(修訂版),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22—23頁。
 
⑧李學勤主編:《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一),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64頁。
 
⑨楊寬:《西周史》,上海:上海國民出書社1999年版,第868頁。
 
⑩李學勤主編:《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七),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版,第101頁。
 
(11)徐元誥撰,王樹平易近、沈長云點校:《國語集解》(修訂版),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349—350頁。
 
(12)徐元誥撰,王樹平易近、沈長云點校:《國語集解》(修訂版),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424頁。
 
(13)賈連翔:《清華簡〈成人〉及有關先秦法令軌制》,《文物》2019年第9期。按,賈氏強調“其位置或與文獻中的‘老成人’‘耇成人’相當”的意見“是朱鳳瀚在審稿會中指出”。
 
(14)許維遹:《呂氏年齡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356—357、184—185頁。
 
(15)(漢)司包養感情馬遷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卷三十七,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590頁。
 
(16)(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卷四,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31頁。《正義》云:“箕子殷人,不忍言殷惡,以周國之所宜言告武王,為《洪范》九類,武王以類問天道。”
 
(17)有關這一問題學者仍有爭議,相關討論可參考劉國忠:《也談清華簡〈厚父〉的撰作時代和性質》,《揚州年夜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
 
(18)李學勤主編:《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一),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74頁。
 
(19)張懷通:《〈祭公〉與悖史》,復旦年夜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討中間網站,http://www.gz.fudan.edu.cn/Web/Show/1854,2012年4月25日。
 
(20)李學勤主編:《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六),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版,第119頁。
 
(21)李學勤主編:《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五),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版,第110頁。
 
(22)李學勤主編:《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一),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74頁。
 
(23)李學勤主編:《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六),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版,第119頁。
 
(24)李學勤主編:包養網dcard《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一),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74—175頁。
 
(25)李學勤主編:《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六),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版,第119頁。
 
(26)李學勤主編:《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六),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版,第104—105頁。
 
(27)李學勤主編:《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一),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74—175頁。
 
(28)李學勤主編:《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六),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版,第119頁。
 
(29)李學勤主編:《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五),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版,第110頁。
 
(30)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31頁。
 
(31)(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隱,(長期包養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卷二,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83頁。
 
(32)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躲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甜心寶貝包養網書社2002年版,第276頁。
 
(33)(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卷二十八,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755頁。
 
(34)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310頁。
 
(3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北京:國民出書社2012年版,第165頁。
 
(36)(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卷一百十,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879頁.
 
(37)(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卷十四,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385頁。
 
(38)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5頁。
 
(39)(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后漢書》志·四,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3108頁。
 
(40)苑利:《平易近間故事傳承路線研討》,《平易近間文學論壇》1988年第3期。
 
(41)(清)王先謙撰,沈嘯寰點校:《莊子集解》卷七,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245頁。
 
(42)饒宗頤:《從新資料追溯先代耆老的“重言”——儒道學派試論》,《華夏文物》1999年第4期。
 
(43)劉國忠:《也談清華簡〈厚包養管道父〉的撰作時代和性質》,《揚州年夜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
 
(44)李學勤:《論遂公盨及其主要意義》,《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
 
(45)楊伯峻:《年齡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1305頁。
 
(46)寧鎮疆:《清華簡〈厚父〉“天降下平易近”句的觀念源流與豳公盨銘文再釋——兼說先秦“平易近本”思惟的來源問題》,李學勤主編:《出土文獻》(第七輯),北京:中西書局2015年版,第111頁。引者按,“豳”字本文采用上引李學勤師長教師意見,讀作“遂”。
 
(47)李學勤:《有關年齡史事的清華簡五種綜述》,《文物》2016年第3期。
 
(48)賈連翔:《清華簡〈成人〉及有關先秦法令軌制》,《文物》2019年第9期。
 
(49)(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卷三十,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715頁。
 
(50)程蘇東:《從六藝到十三經》(上冊),北京:北京年夜學出書社2018年版,第44頁。
 
(51)(清)王聘珍撰,王文錦點包養網站校:《年夜戴禮記解詁》卷九,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78頁。
 
(52)江林昌:《平易近族“典”“冊”的構成與儒家“述而不作”的意義》,《孔子研討》2017年第1期。

 

 

責任編輯:近復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